English

“语文小丛书”的启示

2000-11-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当记者第一次看到“语文小丛书”的时候,那种反应大概只能用“惊喜”来形容了。从篇幅上说,这套书如此之“小”,每种都是小开本,最多不过100页;从作者方面说,这套书如此之“大”,有季羡林、周有光、陈原等老一辈名家,也有江蓝生、冯志伟、张涌泉等中青年专家,都是语言学界卓有成就的学者;从内容上说,这套书如此实用、有针对性、有时代气息,再加上朴素、清雅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爱不释手。在中国面对新世纪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在普及语文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全民素质重要内容的今天,在出版界出书越来越厚、越来越大的今天,这样的“小丛书”该能给人多少启示啊!

传统不能断

50年代,为了推动语言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汉语知识》丛书。60年代,北京出版社出了一套《语文小丛书》,书虽小,但作者都是治学严谨的专家学者,因此质量非常高。当时王力先生为丛书写了一本《汉语浅谈》。多年以后,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学卷》时,吕叔湘先生说,“汉语”这个条目就不必重写了,直接将王力先生的《汉语浅谈》改改就行了。丛书的质量由此可见一斑。这套丛书在当时受到极大欢迎,流传亦很广——陆宗达先生的《训诂浅谈》在训诂学界被誉为最好的书,正是通过这套丛书而广为人知的——对普及语文知识起了很大很好的作用,堪称出版工作中的“大手笔”。

这之后直至现在,我国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得到稳步提高,一些出版社也出过类似的普及语文知识的丛书。但这并不表明普及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的问题就不存在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更急迫了。比如,严重的“重理轻文”思想使很多理工科大学毕业生连写一篇文通字顺的论文都很困难,更甭提什么文采斐然了。然而,与大众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是,像上述这类小丛书这样的大手笔在出版界却难得一见了。提高语文水平是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老一辈语言学家们编写汉语小丛书的传统就是语言学家们为提高国民素质而努力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断。

一“小”与一“大”

1998年元月7日,语文出版社召开选题论证会,讨论曹先擢提出的编写《百部万字语文丛书》选题计划。原国家语委副主任、语言学家曹先擢教授详细介绍了编写意图和设想:1、普及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质,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编写出版这样一套丛书意义深远;2、读者对象为中等文化程度以上,如中小学教师、大专院校师生、职员等;3、篇幅要小,作者写起来容易,定价要低,读者能买得起;4、题目小,谈问题集中准确,便于读者学习吸收;5、要有学术性,不要学术化,不要写成纯学术著作;6、可把前人已有的名篇吸收进来,如王力先生的《汉语浅谈》等;7、请大专家来写小文章,诚聘全国语言文字方面的教授、研究员来写,才能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此后,出版社和曹先擢等编委又进行了多轮商讨,最后确定了这套丛书的编写宗旨是“大学者、小丛书、真精品”。这其中的一“小”一“大”最能体现这套书的特色。在市场上介绍语言文字知识方面的书并不少,但一般部头较大,因而书价较贵,也不够系统,不便于读者选购。而“语文小丛书”的特点是小部头多品种成系列。每本书定价较低,小部头也就是商品的小包装,加上系列化,这样就有利于读者选购。同时,部头小,作者写起来相对地花的时间也就少一些,约稿的难度也会减小。但是,篇幅小,并不意味着每种书所谈的问题不重要,不意味着书的含金量少、分量轻。编委会在约稿时也不一味地冲着作者的名气,而是主要看该作者在该领域是否素有研究,从而保证每本书都达到“浓缩学者学术精华”的目标。

方寸之间蕴精华

出版者虽然有心做“精品”,但在开始却不无担心。一是对作品本身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普及性,又要求高品位,篇幅还要短,真正做到很不容易;二是专家学者都很忙,有没有兴趣和时间来写这么一本小书,还是个疑问;三是一些老专家身体欠佳,约稿困难不小。没有想到,消息发出后,不管是季羡林、陈原、王均、林焘、周有光等老一辈专家,还是中青年学者都热烈响应和支持。他们不但慨然允诺赐稿,纷纷表示要保证书的质量,对读者负责,而且对整个丛书的规划和设计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出版社考虑到季羡林先生年事已高,工作繁忙,向他约稿时非常犹豫,没想到季先生答应得非常爽快。四川大学张永言老先生来函称该书“构想、设计与规划绝佳”,但他本人身体不适,不能撰稿,就热情地推荐和联络合适的作者。林焘先生写作态度十分认真,一再强调“要认真考虑考虑,否则,匆匆写就,要后悔的”。据这套丛书的责编南宝顺介绍,刘又辛先生的《古书里的假借字》一书,凡3万字,底稿全用毛笔书写,一笔一画,一丝不苟,令人感动。

这套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国家语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也给出版社以很大的鼓舞。语文出版社史习江社长亲自过问书的出版,嘱咐大家一定要克服困难,把书出好。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20种来看,“出精品”的目标已经很好地实现。已出的20种,每本书都反映了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特色十分鲜明。季羡林先生的《外语与汉语》一书,对我国当前外语教学和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自己的心得回答了“学习哪一种外语”、“怎样学习外语”等问题,语重心长,微言大义,针对性很强。有的作品反映了作者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如林焘先生的《普通话与北京话》,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回答了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问题。曾经有位作家抱怨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使许多非北方方言区的作家丧失了“本土写作”的优势,对北京话的“独尊”地位提出质疑。相信他看了林先生的著作就能前嫌尽释了。岳飞的《满江红》一词流传很广,其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中的“缺”字很是难解。有的释为“缺口”,但于句不通;有的干脆避而不注。江蓝生在《古代白话说略》一书中从古代白话的语法结构入手,条分缕析,得出“缺”当解为“破缺”,让人十分信服。还有的作品是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冯志伟的《术语浅说》。如此等等,可以说是精品琳琅满目。

虽然丛书中的每一本都堪称精品,但篇幅都很短。长者不过6万余字,短者还不到3万字。真正是“方寸之间蕴精华”。读者可在茶饭之余览之诵之,既可免去读大部头著作的案牍劳形之苦,也不用担心忙乎半天一无所获。出版社也本着为大众服务的精神,“小书大作”,从版式、印刷到装帧都下了很多功夫,制作非常精美,让人爱不释手。虽然丛书从内容到装帧品位都很高,但价位却很低,最贵的才3.9元,买上二、三十本也只不过一本大部头的价钱。有读者评价该丛书是“小丛书,为大众;小丛书,大学者;小丛书,大成果”,意味深长地表达了阅读后的感触。

着眼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强调“大语文”概念的“语文小丛书”,内容涵盖十分广泛,并不局限于通常的语法、词汇之类,目的是让读者能对汉语方方面面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质,提高文明素质,而不仅仅是为了临时对付什么考试。因此,丛书既涉及很多针对性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如“汉语与外语”、“汉字与计算机”、“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普通话和北京话”等,也涉及很多知识性、专业性较强的语文知识,如“普通话语音史略”、“从甲骨文到简化字”,等等。主编曹先擢认为,他们做的是一个基础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让这些学者精心撰写的成果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让这些书到达读者手中。他说,书出版了,并不就等于我们的工作就做完了,除了继续把这套书编下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